“农家乐”旅游的雏形来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,并将国内特有的乡村景观、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,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。同时,它也是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、闲暇时间不断增多、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“文明病”、“城市病”加剧的必然产物,是旅游产品从观光层次向较高的度假休闲层次转化的典型例子。
国内,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,它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,但由于起步较晚,尚处于初期阶段。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均向融观光、考察、学习、参与、康体、休闲、度假、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,其中国内游客参加率和重游率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:以“住农家屋、吃农家饭、干农家活、享农家乐”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;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;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。
由此可见,农家乐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,它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。当前,农家乐的游客主要集中于国内,它除了深受那些上山下乡的知青和进过“五·七”干校的老干部的喜爱外,也是都市人假日休闲放松的去处之一。在境外游客感兴趣的中国旅游资源中,山水风光、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分列前三位。
另据专家调查,英、美、日、德、法、澳六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“与当地人交往,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”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。而农家乐旅游产品正是符合境外旅游者这一需求愿望的。随着中国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,中国旅游的大势正由大众观光旅游阶段向体验旅游阶段发展。农家乐正面临升级改造的当口。由此,北京提出了新乡村旅游的理念,即将粗放的农家乐向乡村休闲、度假方向发展。不久的将来农家乐将变得更人性、更快乐、更健康。